当期目录

  • 全选
    |
    综述评论
  • 综述评论
    张勇斌
    2025, 54(4): 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铝/钢异种金属焊接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论述,着重介绍了铝/钢旋转摩擦焊、铝/钢激光熔钎焊、铝/钢激光深熔焊和铝/钢电阻点焊等四个领域,关于铝/钢复合焊接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最后对具有发展前景的铝/钢异种金属旋转摩擦焊和铝/钢异种材料电阻点焊工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 综述评论
    张鑫, 涂德华, 赖玉军
    2025, 54(4): 9-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比较最新中国国家标准(GB)和美国标准(ASTM)关于铜金带弯曲成形试验标准体系、试验机理、材料取样方法、检测评定四个方面,找出两国铜带弯曲成形试验的主要差异。在铜带弯曲成形性能测试严格性和产品可靠性方面,GB/T15825.5-2008比GB/T232-2024严格及可靠,ASTM B820-23比GB/T15825.5-2008更严格、更可靠。为了提升我国铜带标准水平和电子产品可靠性,中国国家标准(GB)组织应该尽早制定专用铜带弯曲试验标准。
  • 综述评论
    马宝平, 张华乐, 周阿蒙
    2025, 54(4): 13-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对YS/T 1690-2024《镁及镁合金板、带材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有色行业标准进行了解读,介绍了镁及镁合金板、带材行业绿色工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绿色工厂创建的关键点以及应该达到的绿色化水平,分析了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标准水平及创新点,阐述了标准制定发布的重要意义,有助于镁及镁合金板带材行业更好地开展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发展、绿色工厂创建等工作。
  • 综述评论
    韩晶晶, 何丹丹
    2025, 54(4): 18-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了一种有色金属加工生产场景下人员操作行为识别算法,该算法引入时空注意力机制和特征金字塔,实现了对视频段的多尺度处理和复杂时空信息的充分利用,实现了对工人操作动作的规范。
  • 材料研究
  • 材料研究
    陈锦涛, 陈忠家, 魏心航, 姜首辰
    2025, 54(4): 22-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ZrB2/7055Al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OM、SEM观察,室温拉伸等分析测试手段,探究了热轧变形量(50%、80%与90%)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变形改善了组织分布并提高了力学性能。 ZrB2团聚体由初始的在晶界处分布转变为沿轧制RD方向分布,颗粒团聚现象减轻,动态再结晶显著细化了晶粒。其中80%变形量下,平均晶粒尺寸由未变形态的84 μm减小至32 μm,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与延伸率分别为730 MPa、643 MPa与9.3%,断口形貌中韧窝数量最多且最深,断裂形式为韧性断裂,组织分布与力学性能最佳。
  • 材料研究
    王永强, 张明玉, 翟欣姣, 杨斌, 林来儿, 白鑫洁
    2025, 54(4): 28-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TC6钛合金进行双重退火处理,在首次退火温度改变的条件下,研究双重退火态TC6钛合金微观组织与拉伸性能。研究发现,首次退火温度在升高的过程中,初生α相逐渐向β相转化,更多的次生α相在组织中析出,并有晶界轮廓清晰的β晶粒出现,在β晶界上呈现出连续的α相镶嵌。合金的抗拉强度以及屈服强度随首次退火温度升高而不断增加,但断后伸长率则呈现随首次退火温度升高而持续降低趋势。首次退火温度较低时,断口被大小各异的等轴韧窝所占据,断裂形式以韧性断裂为主。而在首次退火温度较高时,发现断口中韧窝形貌被岩石状形貌所替代,仅有少量韧窝在岩石状形貌表面分布,同时伴随着微孔和撕裂棱的出现。
  • 材料研究
    韩再旭, 李欣斌, 王国军, 蒋会学
    2025, 54(4): 32-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试验了两种Si加入方法和两种变质剂对4004合金成分组织的影响,并从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及综合成本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硅的添加应综合考虑熔化效率、能耗、环保等因素,变质剂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孕育时间、变质效果、生产成本等因素。
  • 熔炼铸造
  • 熔炼铸造
    朱雯, 朱冉冉, 钱维锋, 杨书瑜
    2025, 54(4): 36-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体视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等分析了铝合金零件缺陷处宏观形貌、微观形貌及微区成分和显微组织,并结合零件生产加工工艺对缺陷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熔体除渣不彻底,在熔炼过程和在线除渣过程中引入的夹渣以非金属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于熔体中,破坏了基体的连续性,这些非金属夹杂在后续加工过程中不能被去除,在机加工后形成表面缺陷。
  • 轧制精整
  • 轧制精整
    赵智勇
    2025, 54(4): 4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SEM和EDS分析手段对C19400热轧开裂区域和对应铸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开裂的主要原因是铸锭局部存在氧化物夹杂和粗大Fe相,在热轧变形过程中因轧制工艺控制不当,导致热轧带坯表面形成表面裂纹。针对开裂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从原材料管控、铸造工艺和热轧工艺提出相应的改进和预防措施。
  • 加工设备
  • 加工设备
    常亚磊
    2025, 54(4): 44-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分析了铝带直头矫直机的使用场合,介绍了直头矫直机的矫直原理及分类,并根据实例对直头矫直机关键参数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总结,结合生产实际对原有直头矫直机的结构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并针对问题对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
  • 加工设备
    赵广东, 万会会, 吕广优, 杜超
    2025, 54(4): 48-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传统换辊装置效率低、单次耗时≥30 min、人力依赖性强及定位精度不足等痛点,提出一种基于多工位协同控制的全自动拆装装置,为工业设备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 自动控制
  • 自动控制
    吴瑞蕤, 王晓颜, 陈春灿
    2025, 54(4): 5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铝板带加工企业的生产场景,针对铝卷物料形态、颜色、大小以及背景难分离的实际工业场景,运用机器视觉技术及CNN模型算法对铝卷进行识别与定位。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自动完成铝卷的识别和定位,满足常规物料标识技术无法满足的特定场景的需求。系统基于通用操作系统和开发工具进行软件开发,具备较好的工业场景适应能力。
  • 自动控制
    韩晶晶, 何丹丹
    2025, 54(4): 54-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了一种有色金属加工生产场景下人员操作行为识别算法,该算法引入时空注意力机制和特征金字塔,实现了对视频段的多尺度处理和复杂时空信息的充分利用,实现了对工人操作动作的规范。
  • 环境保护
  • 环境保护
    杨春晖, 乔梦丹, 杨洋, 李军
    2025, 54(4): 57-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首次提出车间屋面整体式排烟罩的烟气收集形式,对排烟罩的捕集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并探究了隔板位置与捕集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屋面整体式排烟罩在使用圆形熔铝炉的熔铸车间具备实施的条件,能够显著改善车间环境状况,与传统机械排风相比,捕集效率提升了15.3%;通过调整隔板位置,捕集效率可达到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