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综述了增材制造钛合金在近些年来的研究成果,从组织和性能的研究、不同方式对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两个角度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对下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文章综述了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技术最新的研究进展,从焊接模拟研究、焊接参数对焊缝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和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性能研究三个角度,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最后指出异种铝合金的搅拌摩擦焊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文章从建设背景、发展现状、建设思路、项目应用案例以及存在的重难点问题等方面,对有色金属加工行业工程设计数字化交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采用立式双辊铸轧机制备了铸轧速度分别为14 m/min、12 m/min、10 m/min、8 m/min的液-固铸轧1070A/2024铝合金复合板,使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硬度计和剪切实验等检测手段,研究了铸轧速度对液-固铸轧1070A/2024铝合金复合板材界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铸轧速度的降低,复合界面处金属间化合物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复合界面硬度先增大后减小,铸轧速度为10 m/min时达到最高值129.5HV0.1;剪切强度呈先升高后降低而后再次升高的波浪状变化规律,铸轧速度为12 m/min时到达最大值80.7 MPa。
文章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室温拉伸测试和硬度测试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Zr元素和均匀化热处理对5083铝合金铸轧板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均匀化处理过程中,Zr元素会与Al元素结合形成棒状的Al3Zr相,这些析出的Al3Zr相穿插在晶界上可以有效抑制组织再结晶。经470 ℃/14 h均匀化处理后,铸轧板塑性最佳,此时铸轧板边部和心部的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及延伸率分别为72.82HV0.1和63.15HV0.1、100.13 MPa、82.27 MPa及16.92%。
文章介绍了铝行业熔炼炉全氧燃烧技术及其在铝熔炼行业的创新性应用,通过设备及工艺参数的设计,对天然气吨耗、燃烧效率、铝液烧损、烟气排放等方面做管控,提高上述各项指标,从而证明全氧燃烧技术是可以应用于铝行业,并达到全方位提高铝熔炼炉燃烧效率及优化成本的效果。
对C19210 (Cu-0.1Fe-0.03P) 合金经不同温度退火后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并对其抗拉强度、显微硬度、导电率等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在200~500 ℃退火时,轧制态C19210合金依次发生的是回复和再结晶。当退火温度升高时,C19210合金的抗拉强度呈下降趋势,但在加工硬化减弱、弥散强化加强及晶粒尺寸演变的共同作用下,450 ℃时抗拉强度轻微上升至416 MPa。C19210合金的延伸率和电导率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显微硬度呈下降趋势,但由于第二相析出,400 ℃退火时硬度提升至128HV,随后迅速下降。
文章对保证堆垛机平稳运行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改进措施,可为同行业相关设备设计及性能提升提供技术参考。